iOS vs Android
系统架构
iOS
iOS系统分为可分为四级结构,由上至下分别为可触摸层(Cocoa Touch Layer)、媒体层(Media Layer)、核心服务层(Core Services Layer)、核心系统层(Core OS Layer),每个层级提供不同的服务。低层级结构提供基础服务如文件系统、内存管理、I/O操作等。高层级结构建立在低层级结构之上提供具体服务如UI控件、文件访问等。
可触摸层(Cocoa Touch Layer)
可触摸层主要提供用户交互相关的服务如界面控件、事件管理、通知中心、地图,包含以下框架:
- UIKit(界面相关)
- EventKit(日历事件提醒等)
- Notification Center(通知中心)
- MapKit(地图显示)
- Address Book(联系人)
- iAd(广告)
- Message UI(邮件与SMS显示)
- PushKit(iOS8新push机制)
媒体层(Media Layer)
媒体层主要提供图像引擎、音频引擎、视频引擎框架。
- 图像引擎(Core Graphics、Core Image、Core Animation、OpenGL ES)
- 音频引擎 (Core Audio、 AV Foundation、OpenAL)
- 视频引擎(AV Foundation、Core Media)
核心服务层(Core Services Layer)
核心服务层为程序提供基础的系统服务例如网络访问、浏览器引擎、定位、文件访问、数据库访问等,主要包含以下框架:
- CFNetwork(网络访问)
- Core Data(数据存储)
- Core Location(定位功能)
- Core Motion(重力加速度,陀螺仪)
- Foundation(基础功能如NSString)
- Webkit(浏览器引擎)
- JavaScript(JavaScript引擎)
核心系统层(Core OS Layer)
核心系统层提供为上层结构提供最基础的服务如操作系统内核服务、本地认证、安全、加速等。
- 操作系统内核服务(BSD sockets、I/O访问、内存申请、文件系统、数学计算等)
- 本地认证(指纹识别验证等)
- 安全(提供管理证书、公钥、密钥等的接口)
- 加速 (执行数学、大数字以及DSP运算,这些接口iOS设备硬件相匹配)
Android
Andorid 大致可以分为四层结构:应用层、应用框架层、系统运行库层、Linux内核层。
应用层
所有安装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都是属于这一层的,比如系统自带的联系人、短信等程序,或者是你从 Google Play 上下载的小游戏,当然还包括你自己开发的程序。
应用框架层
这一层主要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 API,Android 自带的一些核心应用就是使用这些 API 完成的,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 API 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。
系统运行库层
这一层通过一些 C/C++ 库来为 Android 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。如 SQLite 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,OpenGL|ES 库提供了 3D 绘图的支持,WebKit 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。
Linux 内核层
Android 系统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,这一层为 Android 设备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,如显示驱动、音频驱动、照相机驱动、蓝牙驱动、Wi-Fi 驱动、电源管理等。
Cydia 源 和 插件
Cydia 源
- JBnow Repo http://repo.jbnow.me/
- BigBoss Repo http://apt.thebigboss.org/repofiles/cydia/
- ModMyi Repo http://apt.modmyi.com/
- BiteYourApple Repo http://repo.biteyourapple.net/
- filippoBiga http://filippobiga.me/repo/
- SINful iPhone Rep http://sinfuliphonerepo.com/
- ihacksrepo http://ihacksrepo.com/
- iNsanelyi Repo http://repo.insanelyi.com
- iHackStore Repo http://ihackstore.com/repo
- SinfuliPhone Repo http://sinfuliphonerepo.com/
- iPhoneCake Repo http://cydia.iphonecake.com
- 威锋源 http://apt.so/
- PP助手源 http://apt.25pp.com/
- IAPCrazy http://apt.youyuanapp.com
- 小白源 http://apt.xbyy.cn
非官方iOS9.2-iOS9.3.3越狱图文教程
iOS 依赖库管理工具
Effective Objective-C 2.0 要点
第1章 熟悉 Objective-C
第1条 了解 Objective-C 语言的起源
- Objective-C 为C语言添加了面向对象特性,是其超集。Objective-C 使用动态绑定的消息结构,也就是说,在运行时才会检查对象类型。接收一条消息之后,究竟应执行何种代码,由运行期环境而非编译器来决定。
- 理解C语言的核心概念有助于写好Objective-C程序。尤其要掌握内存模型与指针。
第2条 在类的头文件中尽量少引入其他头文件
- 除非确有必要,否则不要引入头文件。一般来说,应在某个类的头文件中使用向前声明来提及别的类,并在实现文件中引入那些类的头文件。这样做可以尽量降低类之间的耦合。
- 有时无法使用向前声明,比如要声明某个类遵循一项协议。这种情况下,尽量把『该类遵循某协议』的这条声明移至『class-continuation分类』中。如果不行的话,就把协议单独放在一个头文件中,然后将其引入。
第3条 多用字面量语法,少用与之等价的方法
- 应该使用字面量语法来创建字符串、数值、数组、字典。与创建此类对象的常规方法相比,这么做更加简明扼要。
- 应该通过取下标操作来访问数组下标或字典中的键所对应的元素。
- 用字面量语法创建数组或字典时,若值中有nil,则会抛出异常。因此,务必确保值里不含nil。
第4条 多用类型常量,少用 #define 预处理指令
- 不要用预处理指令定义常量。这样定义出来的常量不含类型信息,编译器只是会在编译前据此执行查找与替换操作。即使有人重新定义了常量值,编译器也不会产生警告信息,这将导致应用程序中的常量值不一致。
- 在实现文件中使用 static const 来定义『只在编译单元内可见的常量』(translation-unit-specific constant)。由于此类常量不在全局符号表中,所以无须为其名称加前缀。
- 在头文件中使用 extern 来声明全局常量,并在相关实现文件中定义其值。这种常量要出现在全局符号表中,所有其名称应加以区隔,通常用与之相关的类名做前缀。
第5条 用枚举表示状态、选项、状态码
- 应该用枚举来表示状态机的状态、传递给方法的选项以及状态码等值,给这些值起个易懂的名字。
- 如果把传递给某个方法的选项表示为枚举类型,而多个选项又可同时使用,那么就将各选项值定义为2的幂,以便通过按位或操作将其组合起来。
- 用 NS_ENUM 与 NS_OPTIONS 宏来定义枚举类型,并指明其底层数据类型。这样做可以确保枚举是用开发者所选的底层数据类型实现出来的,而不会采用编译器所选的类型。
- 在处理枚举类型的 switch 语句中不要实现 default 分支。这样的话,加入新枚举之后,编译器就会提示开发者:switch 语句并未处理所有枚举。
使用 R 进行数据分析
macOS 上搭建 R 开发环境
R 语言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r-project.org
RStudio 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rstudio.com
RStudio 是 R 语言的IDE。
安装包安装
安装 XQuartz
安装 R
安装 RStudio
命令行安装
安装 Homebrew
1
2
3
4/usr/bin/ruby -e "$(curl -fsSL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Homebrew/install/master/install)"
brew tap caskroom/cask
brew install brew-cask
brew update && brew upgrade brew-cask && brew cleanup && brew cask cleanup安装 R 开发工具
1
2
3
4brew cask install xquartz
brew tap homebrew/science
brew install R
brew cask install rstudio
【译】ARC 最佳实践
英文原文出处:http://amattn.com/p/arc_best_practices.html
一些可选背景故事:
- 相关文档:迁移至ARC版本说明
- Mike Ash 在他的 Friday Q&As 也有一篇关于ARC的文章。
- 深入的技术文档在 LLVM 项目的 CLANG 网站上。
假设你正在使用 iOS 5 或者更高版本,而不是 4。实际上,弱指针是 ARC 中的一个重要工具,所以我不建议在 iOS 4 中使用 ARC。
更新注意事项
这份文件自从2011年发布以来,一直在不断更新。最后一次微小的修订是在 2013年发布 iOS 7。
Objective-C Method Swizzle
Method Swizzle(方法调配、方法混合、方法调和、方法混写) 是 Objective-C 运行时的黑魔法之一。我们可以通过 Swizzle 的手段,在运行时对某些方法的实现进行替换,这是 Objective-C 甚至说 Cocoa 开发中最为华丽,同时也是最为危险的技巧之一。Swizzle 使用了 Objective-C 的动态派发,对于 NSObject 的子类是可以直接使用的。
通过此方案,可以为那些『完全不知道其具体实现的』黑盒方法增加日志记录功能,这非常有助于程序调试。然而,次做法只在调试程序时有用。很少有人在调试程序之外的场合用上述『Method Swillze』来永久改动某个类的功能。不能仅仅因为Objective-C 语言里有这个特性就一定要用它。若是滥用,反而会令代码变得不易读懂且难于维护。